(资料图)
在上海市静安区的调研采访中,记者注意到,在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的户外露台,老人们晒着太阳聊着天,看着不远处小宝宝们在保育员的看护下玩耍,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。“颐幼相伴、其乐融融”的场景,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心生喜悦。(5月24日光明日报)
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“一老一小”,一头连着“夕阳”,一头连着“朝阳”,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,又是阶段性、系统性和结构性问题。“一老一小”服务涉及生育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多个领域,但是,在具体的保障服务中,很多地方往往是把“一老一小”分割而治,忽视了“一老一小”之间的联系,给市民养老和托育服务带来不便。比如,小区中,白天年轻人都上班,有的家里留下宝宝,有的家里留下老人,有的家里宝宝和老人都留下,如果说,宝宝送宝宝屋,老人送为老服务中心,如果这俩机构不在一起,居民送起来必然麻烦。
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嵌入“宝宝屋”,则让“一老一小”服务发生了“化学反应”。在这里,一边是日间托老、一边是托幼、一边是老年社区食堂。人们时常看到这样暖心的场景:60多岁的老人,带着80多岁的母亲来到日间托老,同时也把20多个月的孙女放到“宝宝屋”,然后自己去买菜、开药,中午可以直接在长者食堂吃饭。
如此把“宝宝屋”嵌入为老服务中心,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,更是进一步的人文关怀。目睹宝宝们活泼可爱的场景,或者适度参与进这一场景,对老人们是一种心理治愈,有益于老人们的心理健康。同时,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也更有力度地给宝宝们种下尊老爱老的种子。
早在2017年,杭州滨江区白马湖畔的阳光家园养老院,搬进了一批90后。他们只要每个月参加养老院里的助老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,交300元月租就能住上30平米的“酒店标间”。此后,一些养老院“抄作业”,以这种嵌入方式解决了一些毕业生就业租房难租房贵问题。另据媒体报道,还有一些青年人开养老院,他们打破了传统观念,没有把老人作为一种负担来搞养老,走收费经营的路子,而是把老人当成一种社会资源,通过发挥老人们的余热,创新盈利模式。
由上所述,当前“一老一小”服务,如何通过“嵌入”的方式,把养老优势与育小优势互补,把老年友好与青年友好共享,把养老托育与餐饮、医疗、旅游、康养等其他业态融合,从而推动业态外延,综合性解决当前的“一老一小”问题和青年生活工作问题,提升“一老一小”服务经济和社会价值,都值得各地推广并进一步加以创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