滨江智慧管网再升级!
近日,不少市民在滨江半岛国际周边,发现了自带太阳能充电板的“高科技”,“比路灯要矮一大截,还有线,好像是和地下某个设备相接的。”
(相关资料图)
这是滨江区长河街道管网管控系统的前端感知设备,有太阳能蓄电系统、超声波水位计、雨量测量设备、流量计、COD和电导率水质检测仪等,与滨江长河街道智慧管网指挥中心相连——这也意味着,长河街道智慧管网2.0版升级完成。
“滨江区在高质量完成‘污水零直排’建设之后,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工作被提到了首位,在这个背景下,我们搭建了滨江区长河街道智慧管网管控系统,在河道、管网等涉水要素上科学合理布局流量、水质监测等感知设备,并通过系统实现以‘智’管为基础,‘人’管为辅助的新管网监管模式!”滨江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。
系统以静态数据库为基础,建立管网管径、埋深、管材等基础数据,覆盖雨污水管网38.7公里,涉及86个排水单元;以动态数据库为支撑,建立180余套前端感知设备,每月可收集10万条级别以上数据,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,以及“水量平衡”和“水质平衡”等数学建模,搭建了智慧管网系统,主要是“一主两场景”,即主驾驶舱、污水管网溯源场景、雨水管网诊断场景;为管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状况,进行监测告警和漏损分析;为精细化城市治水提供量化数据支撑;为日常管理、辅助决策、应急指挥提供智慧化决策依据。
据滨江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长河街道智慧管网1.0版(江南大道以北区块)一期于去年初完成,随着技术不断更新迭代,2.0版也于近日完成升级。
该负责人表示,该系统建成后,可及时、高效的找到问题点,并第一时间处置,使管网管理和养护工作成效提高显著。
“以最近发生的事情为例。3月19日,我们工作人员下午线上巡检时发现系统预警,江虹路滨盛路口北污水点位COD指标过低频次超过设定值,可能存在地下水或雨水混入现象。经线上查询,该点位近期数据整体偏低,符合事件描述特征,于是工作人员将预警转为事件发送给养护人员处置。养护人员于次日中午进行了管道内衬修补作业,并将处置结果上报。”
和之前最大的区别是,以往采用的是管网定时巡视和检查的方式,发现问题慢、处置相对不及时,容易造成污水溢流事件,使环境造成污染。
而滨江智慧管网管控系统是通过进行系统性的预测、模拟、实时观测、指挥调度,能较准确评估管网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问题,智能分析溯源问题根源,多部门高效应急处置,实现了业务流程再造,形成多部门协作的预测预警及处置复盘的全流程闭环管理。
下一步,滨江区将积极响应“碧水迎亚运”号召,深入推进五水共治,加强亚运区块重点河道水质保障工作,稳步推进重大涉水项目开展,不断巩固、完善辖区水生态,不断推进“美丽杭州”建设。(图文:富威玲)